新华财经北京5月19日电(刘润榕)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央行19日开展2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鉴于当日有20亿元逆回购到期,公开市场实现零投放零回笼。
(资料图)
近几日央行维持20亿元低量逆回购操作,公开市场已连续三日零投放零回笼。另外,央行15日超额续作1250亿元1年期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利率持稳于2.75%;当月有1000亿元MLF到期。
资金价格方面,银行间市场隔夜质押式回购加权利率跌至一周低点;7天期利率略有走高,但仍位于2%之下。截至11:00,DR001加权平均利率下行5.14BP,报1.3929%;DR007加权平均利率上行9.34BP,报1.8664%;DR014加权平均利率上行5.6BP,报2.0568%。
有市场交易员表示,央行操作“细水长流”可能也和机构需求不强有关,目前来看银行体系流动性较为充裕,稳度税期料无大碍。
消息面上,5月15日,央行发布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报告强调,从政策方面看,未来,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总量适度,节奏平稳,搞好跨周期调节,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
广发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刘郁指出,报告强调 “总量适度、节奏平稳”,“利率水平合理适度”,指向短期内货币政策基调不变,更强调适度、稳固、可持续,激发活力。短期内降息预期可能边际降温;但也不至于担忧货币政策走向收紧,使得利率上行幅度受到约束。
5月18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正式揭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党委书记李云泽表示,将全面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依法将各类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努力消除监管空白和盲区,大力推进央地监管结合,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
值得一提的是,日前人民币“破7”引发市场对央行货币政策边际收敛预期。对此,华创证券研报称,不必对短期的汇率贬值过度担忧,经济下行趋势尚未被证伪,利率的下行趋势也难言结束。
而对于下周即将公布的新一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业内普遍预计,考虑到当前居民消费和房地产复苏以及部分银行净息差承压等情况, 5月LPR大概率将继续“按兵不动”。
编辑:王春霞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上一篇:塘沽街道新城家园社区开展“志愿红”事迹分享会-环球快看点
下一篇:最后一页
X 关闭
-
2021年国家开发银行全年发放贷款5948亿元支持乡村振兴
2021年,国家开发银行全年发放贷款5948亿元,重点支持产业发展、易地搬迁后续发展、东西部协作、农业现代化、农村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发展,
-
国家知识产权局出台推动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年度工作指引(2022)
国家知识产权局近日印发《推动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年度工作指引(2022)》(以下简称《工作指引》),提出到2022年底,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工作机制
-
中国六部门印发加强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使用管理的指导意见
21日,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民委、国家林草局六部门印发《关于加强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
-
冷空气将影响中东部地区 华北黄淮大气扩散条件较差
中新网12月15日电 据中央气象台网站消息,昨日8时至今日6时,新疆北部降小到中雪,木垒局地10毫米。今晨,河北南部、山东中西部、河南